2021年4月,一篇《你们才30亿市值,我们接待不了》的文章引发了市场的热烈讨论。文章讲述一家小市值公司老板恰逢年报之后,希望与投资者进一步交流。然而却在约路演的时候遭到了基金经理的“冷漠”对待:“公司市值规模太小,没有交易量,未来卖不卖得掉都是问题。”
从机构追着要来公司调研,到现在主动上门却被拒绝,小市值公司在资本市场的热度不断下滑。
【资料图】
伴随一系列改革先后落地,A股逐步向成熟资本市场靠拢,证券时报记者发现,A股小市值公司遇冷现象日益显性化和普遍化,呈现“三低”现象:市场关注度低、交易活跃度低、资本工具使用率低。
对于A股小市值公司在资本市场遇冷,多位市场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参照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来看,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市场正在发挥优胜劣汰的功能,各种资源正向头部企业集中。
46%上市公司
近半年没有研报覆盖
“我们公司都已经有一年多没有接受过媒体的采访了。”接到记者的来访电话时,一家位于浙江的小市值公司的工作人员似乎有些惊讶,该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单单是媒体,“我们公司上一份券商研究报告还是2015年。”
当下,伴随着上市公司数量日益增加,A股“冷热不均”的现象日益显性化和普遍化,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市场关注度低。
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5200家,平均市值约为176亿元,但是中位数市值仅有56.85亿元。其中,总市值低于30亿元的上市公司数量达1166家,占比超过了1/5。
券商研报的数量,是上市公司关注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统计数据显示,最近180天内,A股里面有券商研报覆盖的上市公司数量为2832家,占比54%。也就是说,接近一半的A股上市公司在最近半年内没有被券商研报覆盖。
结合上市公司市值来看,没被研报覆盖的上市公司基本是以小市值公司为主。这些公司中,市值低于30亿元的共有979家,占比41%。
需要说明的是,截至6月16日,A股总市值低于30亿元的上市公司数量为1166家。这也意味着,低于30亿市值的上市公司中,仅有187家公司近半年有被券商研报覆盖,占比不足两成。
“这种落差还是很明显的。”上述接受记者采访的小市值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感觉公司上市就是到达了顶峰,自登陆资本市场后,公司市值一度超过百亿,然后逐步回落,公司市值越往下,感觉市场对公司的关注度就越低,似乎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与之相反,A股的头部企业从来不缺关注。前述2832家上市公司中,892家最近半年至少被10份或以上券商研究报告覆盖,这些公司的平均市值高达649.73亿元。
除了研报覆盖率低,小市值公司关注度低还有另一个表现,就是获调研总次数低。数据显示,1166家总市值低于30亿元的上市公司,今年以来获调研的平均总次数为1.44次,其中,有389家公司长达近半年没有被调研;而总市值大于200亿元的828家公司,今年以来平均被调研次数为3次,是小市值公司的2倍多。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小市值企业“存在感”不强,一定程度上是市场更加成熟的表现。
资金向头部优质企业集中
从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到全面注册制落地,近4年时间,A股生态发生较大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中小市值企业数量逐渐增多,市场资金逐渐向头部优质企业集中,市场交易的“二八”效应愈发凸显。
拉长时间来看,截至2019年年末,市值低于30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为900家,到了2020年末,这一数量增长至947家,到了2022年末,数量突破1300家。
小市值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但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却不断走低。
今年以来,截至6月16日收盘,前述总市值低于30亿元的1166家上市公司累计总成交金额达4.83万亿元,约占A股的4.67%。而2022年全年,总市值低于30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总成交金额为15.97万亿元,占比为7.14%。
和君咨询合伙人、并购整合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思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面实施注册制以后,A股正在发生一个历史性的分化,就是小市值公司会被“冷落”。
据介绍,早在2020年,陈思南就做了一项数据研究,其以A股小市值公司的成交金额占比与港股、美股进行对比后发现,成熟资本市场小市值群体的成交活跃度远低于A股市场。
“这种分化我觉得现在仅仅是开始。”陈思南预测,从交易活跃度来看,A股小市值公司未来的存在感或会越来越低。
东吴证券研究指出,对上市公司而言,全面注册制将促进市场优胜劣汰,个股走势趋于两极分化,龙头优质公司和尾部公司的估值、市值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除了交易度的分化,记者还梳理发现,小市值公司在利用资本市场工具,如再融资、股权激励等方面,使用率也偏低。统计数据显示,前述1166家市值低于30亿元的上市公司自2019年以来,实施增发募资的有237家次,使用率为20%;而828家市值超过200亿元的上市公司,增发募资数量达400家次,使用频率约48%;再看股权激励方面,自2019年以来,A股共有1693家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分市值来看,市值低于30亿元的公司仅有273家,占比为16%。
“这代表着市场正在加速发挥优胜劣汰功能,资源也在加快向优质公司集中。”余凌曲认为。
“三低”局面如何破?
低关注度、低交易规模、低资本工具使用率,面对“三低”局面,小市值企业该如何破局呢?
受访专家认为,于内,企业应该专注主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推动经营规模的扩大;于外,需要用好并购重组这一资本工具,实现外延式增长。
对于两种方式的选择,专家持不同意见。余凌曲表示,小市值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而并购往往风险比较大,企业不能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反而要专注主业、把主业做精,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市场关注度和提升市值的目的。小市值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目的也应当是获取主业发展所需的核心资源,比如关键技术、人才团队等。
对于内生式的增长,在陈思南看来,伴随着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企业的发展已经从“增量”的争夺向“存量”的再分配过渡。要想靠内生增长实现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其难度在不断增加。
“内生增长这条路不好走,企业应该重点关注外延的机会,说白了就是并购。”陈思南表示,“并购是一个很好的选项,但是并购需要遵循其逻辑: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终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相对于“缓慢”的内生式增长,并购重组虽然能够直接“摘果子”,但是按照成熟资本市场经验来看,并购重组成功的概率其实并不高。
据麦肯锡公司统计,国际上并购成功率一般只有33%,近70%效果不明显或者失败。对此,陈思南认为需要厘清并购重组的风险点,才能提升其成功的概率。
一般而言,并购重组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投前、投中、投后。三个阶段的风险分别为,企业投前是否看得准被投项目;投中是否买贵了项目;投后是企业与投资项目能否成功整合。
“虎头蛇尾是很多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陈思南表示,国内的并购重组很多都是“重”投前、投中,但是“轻”整合。“实际上并购重组最难的是整合部分。”
如何更好地实现企业与投资项目的整合?陈思南表示,并购重组的最终逻辑是实现企业的增长,方式是通过并购,将一方长期积累的资源或能力,低成本或无成本地运用到另一方,从而实现“1+1>2”的效应。这是不二的法则,简单理解就是降本增收。